自從民國84年起健保局實施「慢性病連續處方箋」已經20餘年了。慢性病連續處方的設立可以讓病情穩定的患者不需為了拿藥,舟車勞頓,花費等待的時間至原處方醫院拿藥。
只需憑處方箋就能至家裡附近的社區藥局拿處方箋,而且跟醫院開的藥是完全一樣的。然而2014年都會型醫院慢性病連續處方箋釋出率平均值僅28.19% 。
山地離島偏遠醫院 (含金門、苗栗、彰化、南投、嘉義、朴子、新營、旗山、恆春旅遊、澎湖、台東、花蓮、屏東醫院) 2014年釋出率平均值更只有22.76% 。
表示健保局經過20年的宣導,全台還有7成上下的患者仍然持處方箋至原醫院領藥,只有20-30%的患者至社區藥局領藥(註1)。
在現況是「領的藥目前幾乎是完全一樣」的狀態下,只有20-30%患者至社區藥局領藥。
以醫師的角度,穩定的慢性病患者,3個月回診一次已經非常足夠了。
以病人的角度,每個月在社區藥局領取與原先一模一樣的藥,
還能獲得即時詳細的衛教說明,這樣子的基層醫療照顧已經十分完備,
然而全台只有20-30%患者享受這種基層服務,其中的問題值得大家探討。
首先各位鄉親,
你為何要至大醫院領你的處方箋呢?
「醫院的藥比較好?」
「在醫院領藥比較心安?」
「沒有在醫院領,下次掛號掛不進來?」
「外面藥局沒有醫院開的藥?」
「每次去藥局都要我隔天再來拿藥,不即時?」
每一張處方箋的每顆藥都有一個健保代碼,藥師必須憑這個健保代碼調劑處方,不然無法跟健保局申請健保費問題來了, 這個健保代碼是以藥物「商品名」設計的,同成份的學名藥,不同藥廠的藥,商品名不一樣,健保代碼不同。
也就是說,醫院開的藥拿至藥局去領,藥局為了要能申報健保費,只能調劑完全相同的藥物,再者醫院領藥櫃檯工作量繁重,即使是藥來速的櫃台也須等上5-10分鐘,這還不含,騎車、開車、坐捷運、繳停車費、兒女請假陪同的成本。去家裡附近的藥局走路就搞定。
在大醫院很少有藥師能好好跟患者指導用藥知識超過20分鐘的,在社區藥局能夠有充分的時間讓民眾了解個人化的用藥安全與須知,而且能建立「家庭藥師」的概念,為每個社區的居民把關健康。
以醫療科技整合的概念下,藉由手機網路,在家隔壁領藥會變得更加輕鬆。